最新發布 | @所有企業 這份安全生產工作導則,請學習借鑒!
為了深入推進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進一步壓實工貿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江蘇省發布了《工貿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導則》,相關企業可以學習借鑒,提升安全生產自主管理能力。
工貿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導則
01、壓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
一、企業主要負責人“五必須”
1.必須依法履行安全生產“第一責任”。
2.必須堅持依法生產經營。
3.必須加強安全管理機構和人員配備。
4.必須加大安全生產經費投入。
5.必須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規范化建設。
二、企業專兼職安全員“一清二查三到位”
1.“一清”:清楚車間、班組生產作業崗位存在的安全風險。
2.“二查”:查安全風險管控措施是否落實,查崗位員工是否有違章違規作業。
3.“三到位”:確?!鞍嗲皶卑踩嵝训轿?,確保安全疏散通道暢通檢查到位,確保應急逃生演練組織開展到位。
三、企業從業人員“四知四會”
1.知風險,會管控。
2.知隱患,會消除。
3.知防護,會使用。
4.知通道,會逃生。
02、鋼鐵企業“四嚴禁、四必須”
1.嚴禁將人員聚集場所、維修工位設置在吊運跨內。
2.嚴禁生產期間熔融金屬區域存在積水。
3.嚴禁高爐爐頂工作壓力超標運行。
4.嚴禁不同煤氣管道共用排水器。
5.鑄造流程必須設置緊急排放和應急儲存設施。
6.煉鋼爐水冷元件必須設置溫度、流量監測報警裝置。
7.煤氣區域人員聚集場所必須設置煤氣報警器。
8.進入車間前的煤氣管道必須安裝隔斷裝置。
03、鋁加工(深井鑄造)企業“十必須”
1.固定爐必須設置機械鎖緊,傾動爐控制與鑄造系統聯鎖。
2.固定爐必須配置液位傳感器,實現報警切斷排放聯鎖。
3.必須確保存放鋁錠的地面干燥,作業場所不得有積水。
4.結晶器冷卻水系統必須配置溫度、壓力、流量監測報警裝置。
5.鋁水鑄造流程必須設置緊急排放或應急儲存設施。
6.鋼絲繩必須定期檢查更換。
7.鑄造區域必須獨立設置或采取可靠隔離措施,嚴控人數。
8.鑄造車間廠房頂部必須采用便于泄爆的輕質屋頂。
9.引錠盤、模盤不能自然分離時,必須停止澆鑄。
10.必須保證設備設施完整性,不滿足生產要求的要及時報廢。
04、中頻爐使用“七要求”
1.熔煉、澆鑄及行車吊運范圍內不得設置人員聚集場所。
2.感應線圈進水管要實現快速切斷,冷卻水要設置壓力、流量差、溫度監測報警裝置。
3.電源裝置與爐體要設置隔墻,穿墻、穿層孔洞必須完全封堵。
4.爐臺必須設置兩處及以上應急逃生路線。
5.必須設置應急水源、應急電源、應急照明等設施。
6.爐下、爐前、澆鑄區域要設置應急儲存設施,不得有積水。
7.不得使用公稱容量 0.25 噸及以上無磁軛的鋁殼中頻爐。
05、鋁鎂金屬粉塵企業“六應六盡”
1.除塵工藝“應濕盡濕”。打磨拋光工序能使用濕式打磨的必須使用濕式,供水系統必須安裝水液位、流速監測報警裝置,并與打磨拋光設備聯鎖,確保缺水停機。
2.互聯互通管道“應拆盡拆”。打磨拋光工位不得通過收集管道連通;使用單機除塵和設備本體除塵的,不得再通過管道連通。
3.危險場所和設備“應清盡清”。嚴禁企業違規設置在非框架結構的多層廠房內。集中除塵器應布置在廠房外部,與廠房隔離。
4.涉粉作業人員“應減盡減”。減少單班作業涉粉人數,通過防火隔墻等措施區域隔離,原則上粉塵爆炸危險區域不超過9人。
5.粉塵“應掃盡掃”。確保作業現場、設備內部、除塵管道除塵器等處不積塵;及時清理粉塵泥漿。
6.監測預警系統“應接盡接”。重點鋁鎂金屬粉塵企業全部接入粉塵監測預警系統。
06、加強“廠中廠”安全管理
一、出租方“五個一”
1.一份安全管理協議。
2.一名安全管理統一協調人員。
3.一張風險管控責任清單。
4.每月至少一次全面檢查。
5.每半年至少一次全員逃生演練。
二、承租方“五不得”
1.不得隱瞞涉及危險化學品、可燃性粉塵等風險的生產經營活動。
2.不得擅自改變廠房使用性質和功能。
3.不得擅自停用報警、噴淋等消防設施。
4.不得亂堆亂放、混存混放危險化學品。
5.不得違規動火、無證動火。
三、風險管控“五嚴禁”
1.嚴禁將風險較大的涉及可燃性粉塵、危險化學品儲存、高溫熔融金屬等生產經營活動違規設置在多層廠房中。
2.嚴禁占用防火間距和消防通道私搭亂建。
3.嚴禁占用堵塞疏散通道、安全出口。
4.嚴禁在生產倉儲區域設置宿舍、使用燃氣鋼瓶明火做飯。
5.嚴禁電動自行車在生產車間、倉庫內部違規停放、充電。
四、應急逃生“五必會”
1.會使用“一鍵響鈴”。
2.會穿戴防護用品。
3.會使用消防器材。
4.會撲救初期火災。
5.會尋找逃生路線。
07、勞動密集型企業“五必須”
1.必須安裝自動滅火系統或煙感報警裝置。
2.電氣焊作業人員必須取得相應的特種作業操作證。
3.必須安排專門人員對動火等危險作業進行現場監護。
4.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必須保持暢通。
5.全體從業人員必須熟悉安全出口和緊急疏散通道。
08、危險化學品使用“六必須”
1.必須向具備相應生產經營資質的單位采購危險化學品。
2.必須取得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化學品安全標簽。
3.必須制定落實危險化學品購買、出入庫、使用、銷毀登記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
4.必須在危險化學品儲存和使用場所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
5.必須規范存放危險化學品,禁止超量、超范圍、混存混放。
6.必須將當天未使用完的危險化學品妥善存放在專用倉庫。
09、有限空間作業“四到位、七不準”
一、四到位
1.審批監護到位。
2.掛牌上鎖到位。
3.個體防護到位。
4.統一管理到位。
二、七不準
1.未經審批不準作業。
2.未經風險辨識不準作業。
3.未經通風和檢測合格不準作業。
4.未佩戴勞動防護用品不準作業。
5.未落實監護制度不準作業。
6.電氣設備不符合規定不準作業。
7.未經培訓演練不準作業。
10、動火作業“五須知”
1.嚴審批,要監護。
2.要上崗,必持證。
3.滅火器,要配齊。
4.可燃物,需遠離。
5.作業后,要清理。
11、噴涂作業場所“一必須、四嚴禁”
1.必須規范設置可燃和有毒氣體報警裝置,保持作業期間通風設施有效運行。
2.嚴禁設置辦公和休息區域。
3.嚴禁調漆和油漆(溶劑)分裝作業。
4.嚴禁使用可產生火源的作業工具。
5.嚴禁使用非防爆電氣設備設施。
12、高處作業“五必須”
1.必須培訓持證上崗。
2.必須實行作業審批。
3.必須做好個人防護。
4.必須落實工程措施(安全網、防護欄等)。
5.必須安排專人監護。
13、復工復產“六個一”
1.召開一次安全生產專題會議。
2.制定一份復工復產方案。
3.召開一次全體員工大會。
4.開展一次全員安全教育。
5.制定一套應急處置方案。
6.開展一次全廠性安全檢查。
14、工業企業風險報告“五落實”
1.落實全面辨識。每年至少一次全面的安全風險辨識、評估。每年一季度完成較大以上安全風險報告。
2.落實“應報盡報”。新企業在投產前完成首次報告,風險變化及時變更報告。
3.落實分級管控。按照安全風險等級實施分級管控,從組織技術、管理、應急等方面制定管控措施。
4.落實責任公示。制作較大以上安全風險責任清單,通過公示欄等方式在企業醒目位置公示。
5.落實巡查檢查。按照全員安全責任制分工,將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作為巡查檢查的重要內容,發現問題及時報告、處理。
15、監管執法“五必須”
1.執法檢查“必考”。對企業負責人實行“逢查必考”,將主要負責人職責、重大隱患排查整改、較大以上風險辨識管控等內容納入考試范圍。
2.監管重點“必問”?,F場詢問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安全生產重點工作推進落實情況。
3.崗位風險“必知”。抽查從業人員對自身崗位安全風險和管控措施的掌握情況。
4.應急預案“必練”。檢查企業應急演練情況。
5.重大隱患“必除”。檢查企業是否存在重大事故隱患。